善知识,迷人口念,当念之时,有妄有非。念念若行,是名真性。悟此法者,是般若法;修此行者,是般若行。不修即凡,一念修行,自身等佛。善知识,凡夫即佛,烦恼即菩提。前念迷即凡夫,后念悟即佛。前念著境即烦恼,后念离境即菩提。 修行方法是什么?六祖大师说,他的禅修方法就是三句话: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”无念为宗是从能认识世界的主观上来修,一直证到无念的境界。无者无二相,念者念真如自性。这是修行的入手之处。 还有一个入手之处,从被认识的客观万物上来修。 我们先从哪里修?当然先从肉体上来修。 我们肉体也只是一个相,一直追溯到它的根源,实际上是能量体。我们这肉体怎么形成的?高振动频率的能量、密度很小的能量,它越来越降低、降低、降低,最后就显现出我们这肉体来。 所以我们要解脱的时候,就是要突破这个肉体的障碍,回到它的根源——能量体。可以观修一下我们每一个人,身体外面都是一重一重的球。 我们看佛像背后有一个圆光,这不是一个平面的圆光,它是一个立体的光球。事实上这圆光是表法的,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。 学佛要跟过来人学 我们学佛一定要学过来人的法,如弥勒菩萨所说的《现观庄严论》。如果真正的三宝弟子,真正想在此生此世要解脱的话,一定要懂得《现观庄严论》的“八事七十义”。为什么?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了,弥勒菩萨是候补成佛。 比方,有一个人他自己已经攀登上珠穆朗玛峰了,一路怎么上去的道路他最清晰,还有一个人他是已经靠近珠穆朗玛峰的最高峰,还差一点点。 在成佛的道路上,释迦牟尼佛已经站在成佛的顶峰,弥勒菩萨还差一点点,他所说的《现观庄严论》是最清晰的成佛地图。所以,我们能懂得是非常好的。因此,我们要系统完整地来修学佛法。 成佛有三个根本要素:慈悲心、中观智慧和菩提心。所以慈悲心、中观慧和菩提心是成佛三要素。月称菩萨在《入中论》上有说到:大悲心与无二慧、菩提心是佛子因。 我们修行如何能够真正成就?如果没有菩提心,是很难成就的。 佛法有三道门:进入佛法之门是皈依,如果我们不能够皈依三宝,不管你怎么学还是外道,所以是否皈依,是佛弟子、三宝弟子和外道的分水岭;能否真实发起菩提心是进入大乘佛法之门;接受灌顶是入金刚乘之门。 所以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灵魂、精髓、核心,菩提心是转凡夫身为金刚体的点金术。所以是否有菩提心是根本,是修行能否成就的根本。 无著菩萨的公案 无著菩萨是印度瑜伽行派重要的祖师。他在学地的时候,发心在印度王舍城附近闭关,修学弥勒菩萨的法门、唯心识定。 每一天都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,修了三年,但是一点感应都没有,也没有看到弥勒菩萨现身,也没有什么成就和觉受,三年以后他就退心了。他想:我业障这么重,修行这么难,算了,我还是不闭关了,出关下山去吧。 走到闭关洞口的时候,发现石头上有很多洞,很多小孔,奇怪了,石头上怎么会有这么多小孔?他发现洞顶上的水滴下来,日深月久,水滴石穿。原来修行要有恒心,我一定要精进再闭关,又发心闭关三年。 还是没有什么成就,又退心了。下山的时候走到山腰,发现一个老太太拿着一个铁棒子在磨,于是说:“老人家,你磨铁棒子干嘛?” 老太太说:“我要把这铁棒子磨成一根针”。又提醒他,他又回去,闭关三年。 还是没有什么成就,又退心下山了。遇到一个人拿着鹅毛,用鹅的羽毛来刮一块石板,他问:“你要做什么呢?” 那人说:“我要把它磨成一面镜子。”提醒他又精进修行三年。 一直修、一直修,连续修了十二年,但是好像还没有任何的感应,没有任何的觉受,没有任何的证量。因此他彻底退心了,他想:我今生今世恐怕是难以成就了,我还是下山去吧。因此他就下山来了。 下山的时候是早上。闭关的规矩是黄昏时候入关,清早出关,闭关的时候一定要供养四大天王,供养护方神,闭关才没有障碍,缘起也会非常好。所以他一清早就出关了。 出关以后,下山的时候肚子饿了,看到有卖面食的地方,所以他就托钵乞食,人家布施他一些面食。 这时有一条狗跑过来,这个狗一条腿是瘸的,只有三条腿可以站定,这狗身上生着疮,疮里面还流出脓来,又臭又脏,这个狗一直围着他转。他想:这条狗肯定比我更饿了,所以他就把食物给那条狗吃。 看到这条狗流了很多脓,生起慈悲心来,用手帮它挤脓血。但是准备挤的时候,发现脓里面还有很多的虫子、很多的蛆。 他想:我帮这个狗,把虫子弄死掉,也不可以,怎么办呢?既要不伤到虫子,又要帮助这条狗,所以他就跪下来,用舌头去舔干狗的脓血,想着这样也不会伤害到虫子。 一开始舔的时候又腥又臭。因此他眼睛闭上,鼻子也屏住呼吸,用舌头舔。但是舔着舔着,觉得不对了:前面很臭的,现在怎么变得这么甘甜,这么甜美呢?一睁开眼睛,那条狗不见了,看到非常庄严的弥勒菩萨站在他面前。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菩萨 他就又高兴、又悲伤,痛哭流涕,一边跟弥勒菩萨顶礼,一边说:“菩萨啊,我一直修您的法,一直念您的圣号,求见您十二年,您都那么狠心,从来不让我见一见,为什么呢?” 弥勒菩萨告诉他:“不是啊,你一开始念我的名号,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,我就在你眼前,只是因为凡夫有业障,所以你看不到我而已。” 无著就说:“怎么可以证明呢?” 弥勒菩萨拿起自己的衣裳来,说:“你看看,这衣服上很多干掉的口水唾沫的印子,你十二年吐的口水全部吐在我这衣服上,你一念我就在你旁边。” 因此无著就非常欢喜,弥勒菩萨为了进一步度化众生,就跟无著说:“这样,你把我背在你背上,在最繁华的街市上去走一圈,看看众生有什么反应,看众生看不看得到菩萨。” 无著背着弥勒菩萨走了一圈,果然大家都看不到什么,有些人议论说:“那个比丘怎么那么奇怪,他手放在背后一直不会动,腿在走手不会动,是不是他有风湿啊?或者这个手有肩周炎很僵硬不能动。”大家都看不到背上有弥勒菩萨。 有一个老太太业障稍微轻一点,她看到了,她说:“法师啊,你怎么这么奇怪啊,作为一个比丘,怎么把一条狗的尸体背在你肩上干嘛?”她还是业障比较轻一点,还能够看到狗的尸体。 无著就向弥勒菩萨求法,求法以后,弥勒菩萨问他:“你有什么求法的愿望呢?” 无著说:“我志求大乘佛法弘扬,希望大乘的教法能够更兴盛,流传到世间让众生都能得解脱。” 弥勒菩萨说:“那好办,你拉住我的衣角好了。”于是就拉着他的衣角,再睁开眼睛的时候,发现已经到了兜率天的内院。每一天都会听弥勒菩萨说法。 听完说法以后,回来他就把自己听的法都记下来,就有了我们世间流传的《瑜伽师地论》一百卷。 还有“慈氏五论”,慈氏五论是二辨、二庄严、一宝性:《辨法法性论》、《辨中边论》这是二辨,二庄严是《现观庄严论》、《大乘经庄严论》这是二庄严,加上一个《宝性论》,这是弥勒五论、慈氏五论。 如果能懂得慈氏五论,我们对于瑜伽行派的所有修行方法就都知道了。 如果懂得龙树菩萨的六论,我们对于深观派、深见派的所有修法都懂得了。 公案的启示 这则公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? 第一个启示是业力蒙蔽一切。业障没有消的话,佛菩萨在我们面前我们也看不到。无著菩萨是因为大悲心生起来了,看到这条狗,真正去帮助它,不嫌脏、不嫌臭,去帮这条狗,众生平等,没有分别心。这真实无伪的大悲心、菩提心生起来的时候,才看到了菩萨。 第二个启示,佛身遍一切处。一念之间,我们一念佛菩萨就在我们面前,我们一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,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面前,但是我们看得见吗?因为业力蒙蔽我们看不见。怎么可以知道呢? 我们要知道修行有两个方面,两个下手之处一定要知道,你要由主观和客观,一直向内追溯到源头,这是真正修行的下手之处。 不管你是修禅宗、净土、密宗、教理,如果你不懂得下手之处,你一直在门外绕来绕去,你就进不了真正的解脱之门。 什么是下手之处呢?我们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主观,就是我们的精神体,我们能够学习、思考、作价值判断、接受教育,这都来自于大脑思惟,称为精神体。像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说:“我思,故我在。”他是指有了精神体这个是我。 从佛法来看这个不究竟,精神体是一个相,我们一直向内去追溯,精神体的源头是本心,我们自性的第一层投影。因为自性是不可说的,说出来就不是了。 禅宗里说,从来子不言父名,从来儿子不会直接去称呼父亲的名号,事实上这是比方,就是我们如果用语言来说自性,一说出来就已经不是了。所以我们可以说它的第一重投影就是本心,我们一直向内追溯。 本节完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!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!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! 回向: 以修此功德,速证药师果, 使一切众生,无病获大乐。 愿大家福慧增上,成就药师佛身。 关注禅视界 ︳点亮禅意人生 “我”和宇宙的链接! 《正念的奇迹》节选 一心当下,烦恼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