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略释药师法门心理健康随许法(五) 佛法里面有四圣谛对吗?我们都知道,对不对,四圣谛即苦、集、灭、道。但是其实你知道苦、集、灭、道怎么用吗?就是:接受它,充分了解它,处理它,放下它。这个就是遇到任何事情处理的妙法,苦、集、灭、道。 首先是要接受它。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,这是真相,我们要完整地接受它。所以遇到任何事情,你都要完整地接受它。而当你能够完整地接受它的时候,你就知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心里面没有抱怨、没有分别、没有烦恼、没有执著,充满了欢喜和感恩。这样的时候当然你就是懂得了苦圣谛。 在事情发生的时候,你要懂得运用集圣谛,集圣谛是什么?就是导致苦的因,那集圣谛事实上告诉我们,就是要充分了解它,你尽可能多地掌握资讯,你的判断就不会失误。 有位母亲,送3岁的儿子到幼儿园去读书,在路上这位母亲就故意逗儿子,说:“儿子啊,假如我们母子两个去爬山,又忘记带水了,很渴,刚好在你这个小书包里面有两个苹果,你会怎么办呢?”母亲心里面的设定是,儿子会乖乖地说,妈妈,我会把最大那个苹果给妈妈吃,母亲就觉得很高兴。 但是儿子歪着头想了一下,他没有那么说,他马上就回答母亲说:“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。”这位母亲心里面很不开心,她就想:我白养这个儿子了,你看,好自私,有苹果就想到自己,还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,就自己一个人独吃。 她本来就想发脾气想生气了。但是,她想一想忍住了,就进一步问,看到底怎么回事,要充分了解他。所以就继续问说:“儿子啊!你为什么两个苹果你都要咬一口呢?” 儿子说:“妈妈,我只有两个苹果都咬了一口,我才知道哪个苹果更甜,我愿意把这个甜的给妈妈吃。” 由此可以看到什么?看到如果我们没有充分了解他的时候,我们往往会误解人家的好心,对吗?我心里面情绪就起来了,我很生气。你知道吗?你对你儿子这个心理的伤害有多大,你知道吗?人家不是那么想的,但是你又误解了。所以充分了解它很重要。再处理它,然后就放下它。 学习佛法你不要去背很多名相,而又不知道用,苦集灭道怎么用呢?就是这个四句话:完整地接受它,任何境遇都要完整接受它。充分了解它,在充分了解它的过程之中,最好的解决之道,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其中了;只要你充分了解它,你的灵感、你的智慧自然会浮现出来。处理好了,放下它,不要执著。 不要执著于过去的成功,也不要对过去的不够好,生后悔心,都不要,放下它就对了。所以的话,其实一切的情绪都是什么?我们怎么样去看待情绪?我们有时候很生气,我们有时候很高兴,我们有时候很嫉妒,我们有时候很怀疑等等,这一切的情绪怎么去看?我们不是说,首要的第一步是要提高认知水平吗?有哪几种看待这些情绪的方法? 佛陀的智慧就足以开示我们。佛陀有三种根本方法开示我们,但是你能够用到什么呢?就看你的智慧了,看你认知水平的提高了。 佛陀说有三种方法可以处理我们的情绪,可以提升我们的认知。 第一种认知是把贪瞋痴这些情绪,把这些种种的情绪,都把它看做是什么?看做是敌人。贪、瞋、痴。贪婪、愤怒、愚痴、怀疑、傲慢、不正确的见解,这些贪瞋痴慢疑都是烦恼,都会伤害我,都会让我失去理智,都会让我掉到坑里去,所以,它是我的敌人,我要消灭它。这个是第一种认知,对吗? 第二种认知是什么?第二种认知就更高了,就是把它当做朋友。这些烦恼生起来,它是我的朋友,是来提醒我。提醒我什么?提醒我内心还有黑暗的地方,还有盲点没有照亮,还有业障没有转化,所以,它是我的朋友,我要感谢它的提醒。 但是这个还不够,更进一步的认知是什么?也就是第三种认知,贪瞋痴这些情绪当下就是智慧,你不要刻意去转变它,而只是在里面见到你的佛性,见到你的灵性的光明智慧。当然这个有很多具体的修法,我们讲过了只是预告式的,所以也不展开来说。不然单单说这个三种认知的提升,渐次渐次地提升,还有三种的根本解决之道,我们就恐怕要讲一个小时了。 当然这个就是情绪的智慧,我们怎么样面对自己的情绪,每一天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生起很多的情绪来。当我们逢缘对境的时候,外界的任何的刺激,都会在我的心海里面激起涟漪、激起波澜。那我怎么处理?怎么照亮?这个就是情绪的智慧了。 ----节选自大愿法师《药师法门身心共治法》 真正的全新归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