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之源 ● 本自具足 世界光如水月,身心皎若琉璃。 但见冰消涧底,不知春上花枝。 明•憨山德清《不知春上花枝》 六祖惠能大悟的时候说了一段话:“何其自性,本自清净;何其自性,本不生灭;何其自性,本自具足;何其自性,本无动摇;何其自性,能生万法”,告诉我们幸福的源泉就是心泉。 敦煌写本《坛经》中记载,惠能前往黄梅东山寺投拜五祖弘忍,弘忍问曰:“汝何方人?欲求何物?”惠能对曰:“弟子是冷南新州百姓,远来礼师,唯求作佛,不求余物。”弘忍曰:“汝是冷南人,又是猶獠,若为堪作佛?惠能曰:“人虽有南北,佛性本无南北,獦獠身与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别?”弘忍于是知道惠能根性大利。这个故事在各种版本的《坛经》中均有记载,为人熟知,对这个故事的含义,理解亦大致相同,就是都认为五祖对身为岭南人且是“獦獠”的惠能是否可以成佛提出质疑,而惠能的回答却立足于佛教“众生平等”、“人人具有佛性”等理念,反映了他对佛教基本教义把握的能力以及应对的机敏,所以得到五祖的赏识。 这段故事也正好说明了我们在社会中,往往容易把人分为各种阶级,有种族的阶级、贫富的阶级等等。而社会上这些种族的分别、阶级的分别,甚至贫富的分别,就是使人不幸的根源,六祖惠能的思想则是立足于众生平等,心泉的正、洁就是幸福的源泉。 摘自《禅意栖居》 禅•悟人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