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欲界众生追求的是什么?是习气、欲望的满足,他就觉得很快乐,他以为这就是快乐。其实,欲望得到满足带来的快乐只是错觉。
龙树菩萨在《中观宝鬘论》上面打一个比方就马上让我们明白,原来凡夫众生觉得快乐的欲望的满足,其实都只是一种错觉而已。龙树菩萨用个什么比方呢?就是用皮肤病抓痒的比方。他说:好像一个人得了一种会发痒的皮肤病,为了止痒,他抓得很厉害。抓得有皮肤病的地方全部一道一道的痕,暂时就不痒了,暂时地舒服一下,你说这是快乐吗?不是。与其你把抓痒带来的舒解称之为乐受,不如根本没有皮肤病。
同样的,凡夫众生的欲望暂时满足得到的快乐,就好像这个人抓痒,暂时不痒了这样的快乐而已,这只是一种错觉。
所以,欲界众生的欲乐本质上是什么?苦苦、坏苦、行苦,欲界众生的苦苦是最强烈的。所以,舍弃欲望就是修行,随逐欲望就是堕落。
但是要注意,舍弃欲望不是叫你压这个欲望,那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。你要发菩提心转化它,把它转为福慧二资粮,你要透过系统完整地闻思教理而转化它,转为大慈悲心、菩提心。没有欲望,内心就会很安祥,我们把这种安祥发展到究竟圆满,就是成佛。所以说智者修心不修境。
其实,外在的世界、一切物质、一切境界都不是问题。外在的一切都是中立的,我们痛苦或者快乐,只是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观念不同而已。所以说,外在的事物、外在的境界不是问题,欲望使它变成问题。
----节选自大愿法师《大乘经庄严论学记》